![]() |
增進對本地中式歷史建築的認識 首先,通過這次專題研習的經驗,我們親身走訪了近三十個中式歷史建築,進行實地考察,並搜集和紀錄資料。這些經歷使我們對每一個建築物的歷史、結構、建築藝術及文物有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。 |
![]() |
學懂欣賞中式歷史建築之建築藝術及工匠們的鬼斧神功
|
![]() |
理解中國儒家思想的深遠影響 在這些中式歷史建築物中,尤其是宗祠和書室,我們亦不難找到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和觀念。例如:在宗祠裡,牆上往往掛著「忠」、「孝」、「弟」的匾額,反映中國人重視忠信、孝道及友愛弟兄的傳統和美德。宗祠的建造,正是為了使同一祖先的族人有一個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;而族人亦會在此進行春秋二祭,這也是慎宗追遠的表現。每逢節慶,族人均會於宗祠聚首一堂進行祭祀儀式或「吃盤」,這又是族人團結一致,重視情儀的表現。在祭祀儀式中,由村中父老帶領,年輕族人跟隨其後,這亦充分反映在儒家社會中長幼尊卑有序的思想。 書室之建,目的是教化族人,期望子弟能於科舉考試中取得功名。所以,書室的建立亦反映中國人對教育文化的重視。子弟希望考取功名,為的是光宗耀祖,以報答先祖,這也可說是孝的表現。 |
![]() |
進一步認識中國人的民間信仰和習俗 |